主 題:荀子思想的“歷史效力”解析
主講人:姚鵬 博士
時 間: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19:30~21:30
平 臺:釘釘(請掃描直播二維碼進入)
內容提要:
在儒學歷史演變過程中,孟、荀作為儒門的出類拔萃者,其思想所發揮的效力、參與歷史構成的方式不盡相同,兩者在儒門內部的歷史地位相應地也就存在差異,二者思想的歷史效力與其各自的歷史地位存在某種程度的關聯。漢至唐,孟荀軒輊不分,荀子思想對漢代“大一統”意識具有建設性歷史效力;宋至明,“尊孟抑荀”,荀子思想具有被否定性歷史效力;明末至清末,“尊孟彰荀”,荀子思想對“清代樸學”具有被同情、被肯定性歷史效力;清末政治危機之后,孟荀軒輊無別,荀子思想對現代分科之學具有知識性歷史效力。如此可見,荀子思想、荀子的歷史地位與歷史上的官方主導思想、儒學義理的內在可能性密切相關。
主講人簡介:
姚鵬,男,博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哲學暨先秦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德國古典哲學等;先后發表《統一與中道:荀子政教思想研究》、《“學”“會”與“之間”:儒家思想與中國之道的奠基》、《時空:新論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自我意識”》、《“齊之以無”與“無心之心”——莊子<齊物論>旨趣的闡釋》、《科學技術本源:海德格爾“此在”有限性-超越性研究》等論文近10篇,其中,《倒轉:據海德格爾相關論述解蔽現代性軸心及其對中國思想的啟示》一文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舉辦的2016•全國哲學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二等獎”,《簡析庫恩的“范式”與“常規科學”》一文獲第七屆全國素質教育教研成果獎“一等獎”。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桂林分中心
廣西師范大學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教務處 校團委
2020年12月22日